原料药研发分析计划发表时间:2021-10-30 09:07 一、检索质量标准,制定初步自拟标准草案。 1、 对标准进行检测复核,选定柱子、色谱条件。 原料药、中间体、副产物、降解产物、起始物料波长扫描。 样品可用原料药+中间体+副产物+降解产物配制一个样品。 2、 CP、BP、JP、USP、EP等标准对比。 3、市售品比较(原研,若无原研,最好选择两个厂家对比) 二、起始物料方法学验证。 1、 有关物质方法学:专属性、检测限定量限、线性。 2、 含量方法学:专属性、线性。 三、起始物料全检 四、中间体方法学:专属性、检测限定量限、线性。 五、自拟质量标准初步方法学 1、 有关物质:专属性、线性、检测限定量限 2、 含量:专属性、线性。 第二部分影响因素及方法学 一、结构确证 1、核磁共振、质谱、IR、UV等 2、晶型:多晶型、多形态。方法:粉末X射线单晶衍射法、显微镜法、热分析法(差热扫描、热重分析、热阶显微镜)、光谱法(红外、雷曼光谱、固态核磁共振)。 二、乳膏软膏做刺激性、过敏性试验。 二、有关物质方法学 1、校正因子研究。 2、专属性:进中间体,起始物料、反应试剂、副产物、降解产物 3、供试品、杂质对照品、起始物料、中间体、辅料波长扫描 4、破坏:破坏后样品波长扫描。破坏后的物料平衡情况。 5、线性 6、溶液稳定性 7、耐用性 8、重复性 9、中间精密度 10、检测限 11、定量限:同一浓度进3针。 三、含量方法学 1、专属性 2、线性 3、溶液稳定性 4、耐用性 5、重复性 6、中间精密度 四、影响因素试验:与原研品同步对比(制剂)。 1、引湿性 2、光照:4500kx±500 3、高湿:吸湿增重。92.5%、75%RH 4、高温:高温失水。60℃、40℃。 5、冻融、低温、配伍(部分制剂) 注:除有关物质、含量外还需检测一些重要指标,比如性状、pH、水分等。 五、稳定性试验 1、长期加速0个月三批全检与上市品全检。 2、加速1月与上市品 3、加速2月与上市品 4、加速3月、长期3月与上市品 5、加速6月、长期6月与上市品。(加速6月与上市品全检) 6、长期9月、长期12月、长期18月、长期24月与上市品 7、长期36月与上市品(均全检) 注:加速为40度,长期为25度,(部分制剂类型药典规定的按30度或25度或4度放置,具体见药典附录)。本品在高湿下不稳定,应40度、30度同时放置检测。 第三部分需提供资料证明 一、购买所需对照品,并保存****,发贷单及对照品报告单,拍摄对照品照片。 1、含量工作对照品标定:需提供制备工艺、结构及含量方面的研究资料以及通用名、化学名、结构式、分子式、分子量、各种杂质含量(水分、残留溶剂、无机盐等)、主成分含量测定数据(不同分析技术)、用途、贮藏条件等信息 2、杂质工作对照品标定:制备工艺、结构(UV,IR,NMR,MS,X射线衍射的解析或提供对照图谱)及含量(不同分析技术)方面的研究资料以及化学名称、结构式、分子式、分子量、用途、贮藏条件 二、原料药购买证明,厂家要有许可证。 |